当前位置是:首页 > 民族研究
试论新时代背景下民族地区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特征与政策取向
日期:2018-12-10     来源:中国民族报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在深刻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发生的深层次、根本性的变革历史后,作出的符合当代中国实际的科学判断。我国的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49%,民族地区是我国的资源富集区、水系源头区、生态屏障区、文化特色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所以,民族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的新时代背景下,研判民族地区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趋势及其特征,对于解决民族地区社会主要矛盾、推动民族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有重要意义。

民族地区社会主要矛盾转化趋势与全国总体趋势一致

当前,民族地区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转化的趋势,与全国的总体趋势是一致的,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1.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是民族地区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重要基础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这表明,我国经济社会的显著发展,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重要基础。

同样地,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成为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重要基础。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经济实力大幅度提高的基础上,在党和国家的亲切关怀和全国人民的支援下,经过各族人民的共同团结奋斗,民族地区经济得到长足发展。从1984年至2016年,西藏、广西、内蒙古、新疆、宁夏等5个自治区的经济发展速度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经济总量由680.95亿元增加到64772.0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了17倍,年均增长10.7%;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由63.50亿元增加到8436.12亿元,增长了132倍,年均增长18.4%。同时,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水平明显提高,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184.49亿元增加到57077.81亿元,增长了308倍。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585元增加到22699元,增长了38倍;农牧民人均纯收人由299元增加到6579元,增长了21倍。在基础设施改善和经济增长的基础上,民族地区的教育、科技、医疗、卫生、文化、广播、影视、体育等社会事业得到全面发展,人均预期寿命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更加重视民族工作,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谋划民族地区的发展,特别是2014年召开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后,民族地区与全国一道,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进入了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在中央和其他地区的大力支持下,民族地区的民生工程覆盖面越来越大,基础设施条件和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均得到了快速改善,经济社会呈现跨越式发展的态势。这些都是民族地区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的重要基础。

2.民族地区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也日益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地区的各族群众对多样化的世界了解越来越多,与外界联系的广度和深度都是史无前例的。仅从近年来的物品消费来看,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甚至国外的消费模式日渐趋同。同时,随着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调整,特别是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开展、沿海沿边沿江开放开发战略的实施,以及交通、通讯条件的极大改善和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民族地区逐渐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各领域都发生了深层次、根本性的变革。在国家加大温饱问题解决力度的基础上,各民族地区即将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族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这些都表现出与其他地区高度一致的趋势。

民族地区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特征

尽管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这是需要牢牢把握的基本国情和最大实际。同时,由于我国民族地区特殊的区位、相对落后的发展态势也没有改变,与其他地区相比,民族地区社会主要矛盾还呈现出自己的特点,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

1.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在民族地区表现得特别突出

一方面,民族地区的发展水平与其他地区相比有较大差距。以2016年人均GDP全国排名为例,云南(31358元)排名第30、贵州(33242元)排名第29、西藏(35496元)排名第27、广西(38042元)排名第26、新疆(40466元)排名第21、青海(43750元)排名第18、宁夏(47157元)排名第15、内蒙古(74204元)排名第7。也就是说,我国8个多民族省、自治区中,只有1个在全国排在前50%。这说明目前大部分民族地区仍是不发达或欠发达地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要打破不平衡发展状态,仍面临较大挑战。民族地区市场经济起步晚、竞争能力比较弱,经济加快发展势头和发展低水平并存,总体上与东部地区发展的绝对差距仍有拉大的趋势,因此必须加快发展,实现跨越式发展。

另一方面,民族地区的不同民族之间、甚至同一民族内部的发展水平也存在差距。不同民族之间发展的非均衡性,与区域之间发展的非均衡性交织在一起。我国民族地区地域广大,民族自治地方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64%。有的区域和群体处于改革开放的前沿,发展水平与发达地区的差别比较小,而更多的地区则处于相对较低的发展水平。在新时代的区域发展格局中,不同地区的发展机会有较大差异,不同地区抓住发展机遇的能力也有较大差异。因此,必须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逐步缩小发展差距。

2.促进民族地区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存在双重动力机制

在民族地区,促成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动力主要来自外部。一方面,由于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用于公共服务和民生改善的资金较多来源于其他地区。以2016年为例,西藏、青海、甘肃、宁夏、贵州、新疆、广西、云南得到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分别是1354亿元、1037亿元、1898亿元、709亿元、2384亿元、2304亿元、2193亿元、2352亿元,分别占各自公共财政支出的85.2%、68.0%、60.3%、56.5%、55.9%、55.7%、49.4%、46.9%。除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外,发达地区省市也通过实施对口支援,输入大量资源到民族地区,支持其加快发展。另一方面,民族地区工业化水平远远低于其他地区,满足当地人民群众日常需要的物资、甚至不少服务性产品,都较多地来自其他地区。

同时,市场经济在民族地区得到长足发展,成为促成民族地区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另一主动力。如今,市场经济已经深入到民族地区各个角落,民族地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也逐步形成。在市场与政府的双重作用下,市场机制逐步成为资源配置的决定性力量,民族地区的经济效率大幅度提高,内生性发展机制也正在成长过程中,成为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

总体来看,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区外供给”将少数民族与伟大祖国的发展紧紧连结在一起,把民族地区的发展与其他地区的发展紧紧连结在一起,民族地区搭上其他地区经济发展的“快车”,分享其他地区改革发展的红利,为加强民族团结打下了更加牢固的经济基础。

3.部分边疆民族地区存在“特殊矛盾”

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是我国民族关系图景中鲜明的主色调,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特征。当前,我国各族人民坚持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的自信不断增强,国际社会对于解决民族问题的“中国方案”也逐步认可。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等原因,部分民族地区在社会主要矛盾转化过程中还面临“特殊矛盾”的影响。如,在西藏,存在西藏各族人民与以“达赖集团”为代表的分裂势力之间的矛盾;在新疆,“三股势力”打着宗教旗号,欺骗、蒙蔽一些群众从事分裂破坏和违法犯罪活动。解决好这些“特殊矛盾”,既是维护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需要,更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需要。

解决新时代民族地区社会主要矛盾的政策取向

新时代民族地区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需要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最重要的就是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以区域开发带动民族地区发展,以改革开放增强民族地区内生动力,着眼民生大事,把握阶段性特征,补齐经济社会发展短板,旗帜鲜明反对分裂,逐步解决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1.进一步认识民族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战略地位

当前我国民族工作所面临的国内国际环境日趋复杂。在国内,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加速推进以及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的日益深入,使得民族的空间分布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世界范围内,分裂主义、恐怖主义、极端主义抬头,民族问题日益成为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因此,进一步认识民族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战略地位成为必然。当前,民族地区要加强民族工作,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带来的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必须对民族地区发展环境有着清醒认识:最大保障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最大机遇是中央关心、全国支援,最大动力是改革开放,最大潜力是广大干部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最大短板是发展不充分,最大干扰是分裂势力对发展环境的破坏。

2.注重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的平衡发展方式

民族地区适应社会主要矛盾转化,需要继续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础上,注重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的平衡,通过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促进社会事业平衡发展,使其与经济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等相适应。一要以民生事业为重点,着力提高民族地区的医疗、教育、养老、就业等社会事业发展水平,通过加强民生建设,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二要补齐满足人民群众精神需求的短板。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教育,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引导民族地区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同时,要完善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三要把扶贫开发作为一项常规性工作。民族地区是我国扶贫攻坚的主战场,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必须把扶贫开发作为民族地区的常规性工作常抓不懈,通过实施精准脱贫、乡村振兴战略等,推动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取得突破性进展。

3.推动深度融入全国经济体系的发展模式

一要统筹解决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交通建设,实现交通设施之间的互联互通,缩短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之间的距离,增强民族地区发展的区位优势,是民族地区深度融入全国经济体系的物质基础。二要促进民族地区融入全国经济社会体系。通过加大改革和发展的力度,让民族地区在体制机制上与全国大体一致,着眼于加快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消除不同民族地区之间治理方式上的差异性。三要在经济结构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后,民族地区提升发展质量成为当务之急。无论是民族地区自身发展,还是其他地区给予民族地区供给与支援,都必须将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四要优先解决省际交界地区的协调发展。我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部分区域集中在省际交界地区。统筹交界地区的协调发展,是解决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问题的根本性举措。四要积极稳妥推进对外开放。采取措施推动、吸纳民族地区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争取更多发展机会统筹海陆疆与内地发展,建立边疆与内地发展平衡体系,确保边疆巩固、边境安全。

4.实现民族地区的经济体制转轨

综合运用各种统筹手段,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释放民族地区发展潜能,是民族地区今后努力的方向。一要不遗余力地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把非公有制经济作为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市场主体,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提供更多机会。二要支持国有企业或者国有控股企业在民族地区组建资源开发集团,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形式,将民族地区的能源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并切实解决资源开发过程中惠及当地的问题。三要发展多种形式的合作经济和集体经济。通过多种形式的合作经济和集体经济,组织民族地区的农牧民参与经济发展全过程,增强当地居民的获得感和成就感。四要改革计划管理形式,进一步完善金融、财政、产业、国土等政策,形成“总体上与全国框架一致,体制衔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5.走绿色发展之路

一要支持能源资源类重大产业项目向民族地区优先布局,逐步提高民族地区加工、深加工产业的比例,推动当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二要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技术上多给予支持、多给予援助,制度上多给予建设、多给予规范,政策上多给予引导、多给予倾斜,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三要着力解决民族地区突出的生态问题。许多民族地区地处大江大河上游,是中华民族的生态屏障,要从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战略基点出发,加大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四要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补偿制度,使民族地区在保护生态环境中也能得到实实在在的发展,使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水平有所提高。

6.强化政策支持与政策协调精细化

一要优化财政支持结构,加大对民族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让民族地区群众分享更多国家改革发展的红利。二要对民族地区出台更多更实惠的优惠政策,补齐短板,精准地解决不同民族地区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三要改善中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机制,采取“组团式”援助方式重点解决教育、医疗等事业发展问题。尤其需要重视在其他地区经济增幅放缓的情况下,如何采取多种措施,确保中西部协作顺畅,确保其他地区对民族地区的支持力度不减反增。四要提升政策之间的匹配性。改进政策实施方式,促进政策实施精细化,及时促进现有政策之间相互匹配,充分发挥政策合力。

原文链接

责编:梁旭龙